首页

黑冰女王

时间:2025-05-26 09:37:40 作者:记者手记|在大阪世博会感受多彩中国 浏览量:68596

  张晓静 牛 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仅是对现行人才政策的优化升级,更是对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远布局。应通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营造开放透明的人才创新环境等措施,整合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人才资源最优配置和最大效能发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持续动力。这对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自主培养体系

  创新驱动靠人才,人才培育需教育。当前形势要求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速培养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一方面,建立以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学科调整机制,同步优化人才培养策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高校学科设置,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实施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提升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在重大任务完成中提升学科建设能力。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推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鼓励跨学科研究,以培育新的研究领域和创新点。通过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内部培养,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重大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人才基础和人才储备。

  另一方面,完善以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参与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完善前沿技术领域布局,建立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形成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强关系”。高校通过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效化、可持续合作模式,将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建到企业,让高校师生依托企业研发平台带动创新团队培育,在真实工程环境中开展科技创新,解决产业痛点。同时,建设科学和技术融通发展的实验室体系,抓好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此外,通过完善专业布局调整机制,增强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配性,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激励体系,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充分发挥人才的核心作用。

  一方面,构建创新人才科学综合分类评价体系,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坚持“用人者评价”原则,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并自主开展评价工作。从“破四唯”入手,优化评价与激励机制,实现评价体系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对于基础研究人才,重点评价原创性、科学价值和学术影响力;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则注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能力。合理设置评价周期,延长基础和青年研究人才考核期,减少频繁考核,为科研人员提供自由探索和研究的空间,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体系,实行常规与快速双轨制,通过长周期稳定支持,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稳定发展路径,同时为有重大创新突破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快速成长通道,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另一方面,建立创新成果和科研收益分配相衔接的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增强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构建竞争性与稳定性并重的科研资助体系。优化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推进薪酬体系改革。实施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薪酬激励制度和以实际贡献为主的差异化福利制度相互协同及动态调整策略,切实推进高层次人才分配方式灵活化,使已有政策规定的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工资形式付诸实施。对科技人才从事基础研究等研发周期较长研究的,或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研究的,应提高基础薪酬,并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产业大基金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积极性与创造性。

  营造创新生态环境

  打造国家战略性人才高地,关键在于优化政策支持,实施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以推动区域协同和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吸引集聚人才。

  一方面,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建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要深化科研机构自主权与治理结构改革。在研发机构中开展首席科学家全权负责制改革试点,以实现顶尖人才相互吸引、培养与成长,形成推动科研创新的良性循环。同时,完善用人单位的聘用制度、公开招聘制度和人员交流政策,形成高层次人才快速成长、创新驱动的用人机制。通过人才服务增值化改革,全面赋能人力资源开发、引进、流动和配置,实现高层次人才服务事项的一站式整合,实现从“保障型服务”向“发展型服务”转变。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的科研环境。

  另一方面,构建人才高地雁阵格局,推动区域协同形成内在合力。通过夯实内循环基础,畅通国内人才大循环,凝聚区域人才能量,形成强化国家整体优势的合力。在此过程中,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关键区域可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利用区域特色,推进区域间人才协同培养与差异化发展,整合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组建跨区域的人才发展集团和人才发展基金,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市场化的人才发展主体,深化区域人才共同培养与治理,为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高地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微短剧“以小博大” 何以撬动上亿财富“蛋糕”?

这不是野猪第一次闯出大祸。11月2日,安徽滁州一只野猪在居民区狂奔撞倒2人;10月27日,一头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列车随车机械师下车排查处置故障过程中,被邻线列车碰撞身亡;10月25日,杭州建德市的街头,一头野猪闯入了路边的店铺。

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推出“谁是谁”个展

规模庞大的市场需求是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的市场优势。市场需求是牵引科技创新和生产力跃升的关键动力。2023年大湾区GDP总量突破14万亿元,其中,深圳3.46万亿元、广州3.04万亿元、香港2.69万亿元。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5万亿元,占全国消费的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3万亿元,同比增长4.4%。巨大的经济体量意味着巨大的中间产品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有助于形成高效率的“技术—制造—市场”循环反馈机制。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油茶丰收采摘忙 村民增收有奔头

绍兴9月20日电(项菁)用白酒交换汽车,用手工帽交换大米……9月20日,以“易赢未来 货通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国(诸暨)国际易货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易博会)在浙江绍兴诸暨开幕,展览面积约3万平方米,吸引了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境外国家参展商和国内100多个企业或品牌参展,为全球易货贸易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中方:日本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应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玉环11月10日电 中国体育彩票2024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COC)玉环站暨“汽摩协会杯”韩魏赛车越野赛10日在浙江省玉环市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三天的激烈角逐,决出了各个组别的冠军。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俄语版)在俄罗斯主流媒体播出

适应新消费需求,采用新销售方式,给土特产“穿新衣”,不仅让民众享受到了更多乡村好品,也加快释放特色品质农业的生态溢价,带动土特产真正成为富民大产业。据悉,2023年“隆宫山予”礼盒累计销售额达170万元,2024上半年销售额已突破160万元,相较纯农产品出售利润实现翻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